查看原文
其他

嘿!你今天读经典了吗?

阅读经典的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2-07-21



听 沉寂了一个寒假的成中医

再次回荡起无数声音  或高或低

捧读一部经典

新一天的学习已经开始

你准备好汲取新知识了吗



中医经典是中医药特色的根本,是中医思维养成的关键,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重点,也是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环节。学校为打造浓厚的中医经典学习氛围,开展常态化经典原文诵读活动,组织学生反复阅读、背诵经典原文,加深对经典条文的感悟、理解,让学生养成晨读习惯,养成中医经典学习语感。

图为邓绍先班

中医学(九年制)2021级的赵婧祺,每天早晨8点不到便到教室了。根据《成都中医药大学关于中医经典课程分阶段修读的实施方案》,中医药经典的学习过程分为“诵解期、别明期和彰悟期”三个逐级递进的阶段。第一学年为“诵解期”,赵婧祺需要诵读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的部分条文。“刚入学的时候我还不了解中医,通过晨读,我一步步感受中医经典的内容,比如中医讲‘阴阳互根’,阴在内,阳之守也;阳在外,阴之使也。”

图为赵婧祺接受采访

学习中医经典于初学者而言,是没有任何捷径的,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背诵,背诵是每一位学习中医经典人的基本功,也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常用方式。“比如在孩子尚不能识字之时,便试着去阅读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论语》等经典篇章,以便对于它们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认识。虽未能理解,但能够背诵,反反复复,便将它烙入脑海中。“ 基础医学院汤朝晖老师用小时候读《三字经》等古文的例子解释阅读经典的作用。

图为吴棹仙班

作为一名教授中医经典相关课程的教师,汤老师在课前会抽背学生们的条文,这其中不仅包括刚刚讲过的书本上的条文,还有为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而补充的条文。“在抽背的过程中,我能够更加了解并及时纠正他们所出现的问题。不断地抽背,不仅能够增加同学们的正确度与流畅度,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种强化。课上,我会与同学互动,课后,则会发布一些相关的小练习,这是对同学们关于本次教授内容的掌握度与理解度的检验。此外,我们还会有经典等级考试和经典大赛,同样对同学们了解并学习经典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。”

图为汤朝晖老师在上课

在学校、学院积极的组织安排下,中医学子更加了解阅读经典的重要性,对中医体系有了更充分的认知。“从《黄帝内经》的基础理论的构架,再到《金匮要略》具体疾病治则的探究,中医经典晨读让我对中医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,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的信心。”中医骨伤科学2021级的杨佳慧这样说。

图为陈达夫班

中医养生学2021级的陈镜如谈到,“从《上古天真论》中,我们学习‘食饮有节,起居有常’的生活作息。诵读《黄帝内经》后,我们对中医、对养生的认识,从泛泛而谈、不甚了解到有所感悟。”虽然目前不能彻底地理解先人的智慧,但在陈镜如看来,阅读中医经典对自己更加深入地学习专业知识有不少积极的影响:“例如,当学习中药学时,老师讲到桂枝,我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麻黄桂枝汤,再联想到《伤寒杂病论》中的相关语句。”中西医临床医学2021级的胡书诚也深有感触:“经典晨读可以让我们对于病机十九条、五行藏象、六经辨证等知识有一个粗浅的认识,起到一个预习的作用,方便以后课上学习,因为单单凭借课上的理解记忆,是远远不够的。”

图为“5+3”一体化班

经过一个学期的经典晨读以及专业课学习,赵婧祺的中医体系开始建立,开始了更深入的对中医的学习。学习之余她还参加了学术组织——中医学与辩证法。在“中辩”的大家庭里,赵婧祺和一群热爱中医药文化的同学们一起在校园早读,互相讨论,共同进步。她提到,“中辩有一个与经典诵读十分相关的活动:文摘讨论。活动每次都会有一个主题,比如解析中医经典中‘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’这句话。同学们通过讨论和查阅资料各抒己见,对经典中的中医思想进一步理解,扩大了知识面的同时,也让中医学习更上一层楼。”

《太素》曰:“习道有五,一诵,二解,三别,四明,五彰。”经典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,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流传至今,其中字词繁杂难懂,文章更是极具韵味。读懂经典,意味着我们必须为之付出精力,意味着我们要具备坚持不懈、迎难而上的品质,意味着我们不能够只拘泥于经典本身,而是要融会贯通、贯穿古今、联络中西。


下期看点


首届全国名中医张之文教授讲述读经典体验
全国《温病学》规划教材主编冯全生教授

阐释读经典的重要性
更有多位同学讲述参赛经历





往期精彩DISCOVERY


分享图片


全国标杆!样板!
荣耀时刻!我校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有新突破

视频来源|全媒体中心视频部

图片来源 | 如也工作室

文字来源 | 程莉 梁艳

图文排版|罗苗熙子

责任编辑|罗苗熙子

校  对|郑宝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